每日經濟新聞 2022-05-18 15:49:04
每經編輯 段煉
近日,網傳“割青麥作飼料”短視頻引發廣泛關注和熱議。視頻顯示,綠油油的小麥成片被割倒,并稱這些被收割的小麥青苗用途主要是做青貯飼料,一畝地可獲得1500元的收入。
對此,農業農村部回應,要求各地進一步全面排查毀麥開工、青貯小麥等各類情況,并公布舉報電話。據悉,河南省農業廳已向全省下發電文“杜絕毀麥”。
據人民網,針對近期網上流傳的“割青麥作飼料”短視頻,中國奶業協會(以下簡稱中國奶協)副秘書長陳紹祜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相關奶牛養殖場已停止收儲口糧小麥作青貯飼料。
中國奶協:青貯飼料缺口約40萬噸
已倡議不用口糧小麥作青貯飼料
近日,網上出現的“割青麥作飼料”短視頻引起網友關注,陳紹祜表示,中國奶協近日配合農業農村部調度了奶牛養殖企業有關情況,在黃淮海地區少數奶牛養殖場有用小麥作青貯飼料的現象,主要是青貯玉米等存在一定缺口,特別是受去年北方嚴重秋汛影響,青貯玉米收儲量不足,青貯飼料缺口增加,只能臨時用小麥青貯來應急。
“其中大多數是養殖場在配套飼草料地上輪作倒茬種小麥。也有個別養殖場就地就近收儲了一些小麥,但規模不大、面積很小,實際成交價也沒有網上說的那么高?!标惤B祜說。
“目前,相關奶牛養殖場已停止收儲口糧小麥作青貯飼料。針對一些養殖場存在的青貯飼料缺口,中國奶協正在與相關養殖企業和飼草料企業進行聯系,加強青貯飼料供需情況調度,組織產銷對接,滿足養殖需要?!标惤B祜表示,對有較大缺口的養殖場戶,幫助與主產區骨干飼草料企業建立“點對點”供銷關系,及時補足缺口,防止發生缺草斷供情況。
據中國奶協初步調查,黃淮海地區大型奶牛場青貯飼料缺口約40萬噸,可以通過調劑調配解決。據了解,農業農村部已經作出相關安排,抓緊調劑調運?!澳壳吧綎|、吉林等省已經發布了青貯飼料生產企業貨源供應信息,協會將幫助養殖企業搞好對接,渡過青黃不接的難關?!标惤B祜說。
陳紹祜介紹,奶牛養殖所用青貯飼料中90%以上是青貯玉米,其他的還有黑麥草、飼用大麥等。青貯小麥的飼用價值僅相當于青貯玉米的70%左右,而且畝生物產量不到青貯玉米的50%,用小麥作青貯只是飼草料地倒茬或在特殊情況下的應急舉措,并非普遍現象。
“雖然這種救急的情況往年也有、量也很小,但社會各界對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特別是口糧安全高度關注,協會已向全行業發出倡議,不用口糧小麥作青貯飼料?!标惤B祜表示,下一步,還將引導發展營養價值和經濟效益更高的青貯玉米、黑麥草、飼用大麥等飼草料,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同時保障飼草料供應,特別是指導重點地區養殖場因地制宜做好青貯飼料收儲工作,促進奶業高質量發展,讓中國人喝奶更有保障。
養殖企業:個別養殖場飼料“斷檔”
或“就近取材”應急
據央廣網,網傳視頻信息顯示,收割青小麥主要用于青貯飼料,供應牛羊養殖企業。但記者注意到,大多數視頻沒有標明拍攝地點和拍攝時間,部分說明地點的,則籠統稱山東、河南、安徽等多個小麥產區。
?
圖片來源:網傳視頻截圖
河南省鄭州市正大華源牧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魏浩宇表示,一畝地1500元的價格收購青麥作飼料,對養殖企業來說確實成本很高。
但即使成本高,為何還有人收購?據他了解,由于去年有些地方雨水較多,有養殖企業因飼料儲備不足,包括自己的養殖場也略有不足但還能撐住,但如果有缺草較多的養殖場,考慮有些小麥種植地離牛場較近、運輸方便,“草販子”可能會“就近取材”,成本高也不能讓牛斷草,便出現這個情況?!巴甓际怯衩浊噘A,1500元一畝的價格并非市場價格。今年較特殊,但不會有太大的量?!?/span>
河南省汝州市億鑫源牧業負責人張新乾告訴記者,青貯飼料主要用于奶?;蛘邆€別養肉牛養殖,而奶牛用量最大的就是青貯飼料,占整體日糧的50%—60%左右。往年雖然也有人用小麥作青貯,但量很小。今年個別養殖場用青貯小麥有“飼料儲備不足”因素,當前糧食安全又越來越受到重視,因此網傳視頻情況格外受關注。
另一業內人士同樣透露,飼料儲備不足主要是個別養殖企業自身未儲備到位、或管理不當出現的飼料“斷檔”情況,因奶牛一般多是規?;B殖需大量飼料,“新的秸稈還沒下來、舊的秸稈已經用完,目前沒有別的好的辦法?!?/span>
專家:個別現象不影響糧食安全
但需警惕不良炒作
針對上述飼料“斷檔”情況,是否可有其它替代物作青貯飼料?據央廣網,國家肉牛牦牛產業技術體系繁殖崗位專家、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王二耀介紹,除了青貯玉米和青貯小麥,可替代的飼料還有優質苜蓿草,燕麥草、菌草以及優質的花生秧等作物秸稈。
王二耀說,我國養殖業豆粕需求量巨大,現在豆粕價格約為4000多元一噸、優質苜蓿草價格約為3000多元一噸,燕麥草目前市場價約2000多元一噸,雖然麥秸和花生秧也可用作飼料,但會影響產奶量甚至奶質量。
如何避免特殊情況下飼料“斷檔”,如何應急?王二耀說,養殖企業除了自身做足儲備,還可調整牛群結構,低產牛及非產奶牛降低青貯用量,提升農副產品用量以緩解青貯飼料、蛋白飼料的需求;積極開發非常規飼料;推進種養結合,適當擴大糧改飼覆蓋面。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院長鄭風田建議,一方面如果養殖企業有需要,可在非糧耕地上種一些青貯飼料,另一方面即使有飼料需求,也一定不能在糧食主產區、基本農田和高標準農田上取用小麥。
對于網傳視頻情況,有網友擔心是否會導致糧食短缺。王二耀說,往年也有青貯小麥作飼料的情況,但量很小。收購青貯小麥看似是市場行為,但事關糧食安全,一定要控制好,不能對糧食生產造成影響。而從目前看需求量不大,小范圍內沒有大的風險。
鄭風田表示,正常奶牛產業一般用青貯玉米作飼料,且青貯小麥作飼料和青貯玉米相比,品質較差。目前來看,以“1500元一畝”的價格收購小麥是個別養殖場去年飼料沒買夠而出現的臨時性行為和個別現象。雖然目前不會對糧食造成影響,但把小麥作為青貯飼料擾亂了市場秩序??诩Z地糧食變飼料的行為應予以禁止,更應警惕不良炒作引發農民跟風現象。
農業農村部:
發現一起處理一起
央廣網評論稱,其實,作為農民沒有人心甘情愿把小麥賣作青儲的,他們面朝黃土背朝天,苦心經營小麥,怎舍得未等成熟就大面積收割售賣。換言之,農民選擇“割青麥作飼料”是一種個體經濟行為。
據中國小康網,如果每畝小麥成熟后能收1000斤來算,按現在的市場價,那些選擇青儲的農民也就是賣1500-1600塊錢,并且這都是樂觀的結果。但如果現在就有人向你支付1500元,而且不用再支出后期的田間管理、收割、秸稈處理等一系列費用,如果是你,你賣不賣?
說到底,這還是一筆經濟賬。今年農資費用大幅走高,農民的收益空間幾乎被全部壓縮,種地不掙錢才是農民最大的心聲。
但是,放任“割青麥作飼料”,勢必導致小麥整體產量下降,從而將對國家糧食安全構成威脅。站在糧食安全高度,必須對“割青麥作飼料”零容忍,發現一起處理一起。
近日,農業農村部又下發通知要求各地進一步全面排查毀麥開工、青貯小麥等各類毀麥情況,對違法違規行為,發現一起處理一起。
農業農村部相關司局負責人表示,去年以來小麥生產經歷了抗秋汛、促弱苗、防病蟲等多個關口,經過多方努力,目前小麥長勢良好,豐收的好形勢實屬不易。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指導各地持續強化小麥后期田管,落實“一噴三防”全覆蓋等增產措施,提前組織好跨區機收,確保顆粒歸倉。該負責人強調,還有20天左右小麥就成熟收獲了,對被征用為建設用地的麥田,也要在小麥成熟收獲后再開工建設,珍惜農民朋友200多天的勞動成果,中國人的飯碗大家一起端。
該負責人表示,懇請社會各界共同監督,如發現毀麥問題線索,請及時撥打農業農村部熱線電話(010-59191312)反映,一經查實,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編輯| 段煉 ?杜恒峰
校對| 程鵬
封面圖 片:攝圖網_501611110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人民網、央廣網、中國小康網、公開資料等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674884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