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5-17 22:56:41
近日,浙江湖州吳興區人社局向國內多所高校發送《關于邀請貴校優秀學子來吳考研學習的函》引發廣泛關注。其中提及,吳興區推出國內首個青年人才考研新城,為考研大學生提供免費公共課、免費自習室、免費輔導講座等公共服務。5月17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電話深度對話考研新城項目發起人、知貓人力創始人姜鵬,談及項目由來、城市引才方式轉變等話題。
每經記者 淡忠奎 每經編輯 楊歡
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076萬人,眼下畢業季將至,各大城市間新一輪“搶人大戰”越發激烈。長三角城市湖州卻另辟蹊徑,更進一步將目光鎖定在考研群體。
近日,浙江湖州吳興區人社局向國內多所高校發送《關于邀請貴校優秀學子來吳考研學習的函》引發廣泛關注。其中提及,吳興區推出國內首個青年人才考研新城,為考研大學生提供免費公共課、免費自習室、免費輔導講座等公共服務。
這被外界視為湖州“曲線救國”,面向考研學生打開了一個新的“流量入口”。2022年,全國研究生考試有457萬人報名,相比前一年增加80萬人,增長21%;有機構預計,2023年全國考研報名人數可能突破520萬人,競爭更加激烈。
在“慢就業”時代,湖州打造考研新城無疑切中許多年輕學子的現實需求。這背后湖州的考量不在于“分羹”考研產業鏈,而在于打造“新青年城市”——到2025年,聚引各類青年人才5萬人,其中碩博士1萬人。
吳興區人社局工作人員透露,考研新城項目背后的運營方是知貓人才——國內專注三四線城市人力資源服務運營商。5月17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電話深度對話考研新城項目發起人、知貓人力創始人姜鵬,談及項目由來、城市引才方式轉變等話題。
“我們的出發點是希望精準地去捕捉到考研群體,然后轉化成本地人才的持續生產力?!苯i對記者表示,這是團隊最核心的思路。
作為長期扎根在湖州、紹興、嘉興以及江蘇部分城市的人才引進服務者,近年來姜鵬的關注點在于鏈接中西部地區關注度較低的雙非院校。在他看來,以往這些高校的畢業生去向不太受到關注,但實際上這個群體非常大,“今年有1076萬畢業生,中西部雙非院校大概有五百多萬人?!?/p>
與此同時,姜鵬發現長三角的一些三四線城市是被虹吸的,周邊像上海、蘇州、杭州、南京,包括合肥,對這些城市虹吸能力都很強?!彼麄冊凇畩A縫’中生存的時候,我們提到的跟中西部雙非院校的這種聯絡,可能對他們非常有價值?!?/p>
在2020年左右,姜鵬觀察到,當時中西部院校的學生進入到一個所謂“慢就業”的時代——他們不再把就業作為第一選擇,而是把考研、考編作為第一選擇。姜鵬進而向當地人社局建議:“我們的引才方式能不能夠從招聘人才轉向學生需求——學生需要什么,我們給他提供什么?!?/p>
以考研為主題建設人才綜合體的創意由此誕生?!捌鋵嵁敃r想法還不是很成熟,方案又經過了若干次修改。直到去年3月份初步成型。當時的提法叫大學生技能提升中心,就選址在吳興區?!苯i表示,吳興區相關領導也非常支持,“因為只有源源不斷地有年輕人來,城市才能有活力?!?/p>
“考研新城項目的出發點就是基于這個大背景?!彼硎?。據悉,考研新城項目于2020年底立項,2021年3月正式啟動籌備,當年11月啟動試運營。今年3月以來,陸續有學生前來報到,目前駐地大學生約有300人。
盡管考研新城面向全國招人,但從實際情況看,主要吸引的還是周邊城市的學生。據姜鵬估計,等到今年6月還將有500人左右入駐新城。
據報道,湖州的考研新城準備了3000多平方米的自習室,課桌座椅、電燈電扇等均完全免費。住宿方面,今年考研新城配備了1000個床鋪。按照規劃,2023年有望再增加約2000個,后續總共達到5000個。
除此之外,新城還引進了很多考研機構。姜鵬表示,這其中包括一個很強大的博士團隊和院校支撐團隊?!拔覀兊墓舱n(英語、政治、數學)是完全免費的,沒有選擇第三方機構的公共課,而是直接外包給一個團隊,專門提供公共課服務?!?/p>
另據姜鵬觀察,很多學生過來也并非需要提供公共課的完善教學,而是更需要給他答疑——“就是他不懂的地方,要有老師能給他回答,這是最關鍵的。所以我們現在會做一些專題講座,加上答疑,這是我們的重點?!贝送?,考研新城在明確自身不直接提供考研服務的同時,也對很多考研機構開放,比如東軟教育、浙里考研等教育培訓機構已經入駐。
“我們是在做一個生態?!苯i表示,他們已經把國內一些知名考研老師、考研輔導機構、出國留學機構打包在內。他認為,要不斷夯實配套服務,讓學生們能夠在吳興的考研中心得到一個更好的體驗,包括享受本地人才政策,其實也是一種體驗。
“我們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夠很好地認識到這個城市的開明度,認識到這個城市的思想、文化等等。他才有可能留下來,或者說考上研之后也可能考慮回流,包括未來的就業創業……”姜鵬對記者表示。
事實上,湖州對于青年人才十分渴求。近年來,湖州陸續出臺“湖八條”“湖九條”“湖十條”“人才新政4.0版”等多項人才政策。今年初,湖州又重磅發布《“五谷豐登”計劃實施方案》,其中明確提及到2025年,聚引各類青年人才5萬人,其中碩博士1萬人。
在姜鵬看來,考研只是第一步,團隊還將繼續去做其他方面的提升。最終目的是要推動建設“新青年城市”,這是終極愿景?!斑@個可能需要5至8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但是我想這對于這個城市是有意義的?!彼硎?。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56049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